宇航员的营养就交给我们吧
端午节已经过去了,但是神十飞入太空与空间站成功对接的消息依然让中国人振奋,除了维护空间站的任务,宇航员们在太空中如何生活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再刚强的航天员也离不开一日三餐。在太空,航天员们都会吃些什么?在失重环境下,他们的一日三餐,又将克服怎样的困难?
神五
杨利伟在太空的20多个小时里,只食用了点心和咖啡。带上神五的食品都是即时食品,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加水。
神六
航天员可以吃到热食热饮,食品种类增加到四五十种。仅仅是在主食方面,就有白米饭、八宝饭、咖喱饭、糯米饭四个品种,饭后还有冻干的巧克力奶油冰淇淋。调味酱有特制的辣、酸、甜3种。每顿饭有三到四个菜,还搭配有小吃、开胃小菜等,甚至鲍鱼、大虾也在食谱之列。
神七
食品种类从40多种增加至近80种。主食以米饭为主,菜品有鱼香肉丝、红烩猪排和蘑菇等。此外,航天员在用餐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酸、辣、咸等口味的调味品。
神九
这次任务为航天员准备的食品,突出了“中国味道”,包括鱼香肉丝、松仁玉米、木须肉、黑椒牛柳、什锦炒饭、川味辣酱、柠檬茶……相比早期以压缩饼干、点心为主的航天食谱来说,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防止航天员饮食单一,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食谱周期为4天,也就是说,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时,4天内不会吃到重样的食品。
神十
聂海胜喜欢吃米饭,张晓光口味偏酸辣,王亚平喜欢甜食……在神十飞行中,根据三位航天员的不同口味,专家们制订了个性化食谱,新增了新鲜水果、小米粥、酸奶、粽子等多种太空食品,并通过改进工艺提高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
学厨师让让中国味道飞入太空
科技在不断进步,美食工艺也更加丰富,中国美食随着中国航天员正式登陆太空,正如全世界刮起的“中华美食风”一样,中餐的魅力正在不断扩大,很多厨师走出国门将中餐发扬光大。在前不久结束的沈阳新东方技工学校第三届“新东方杯”全国烹饪大赛上,国宝级辽菜泰斗刘国栋大师更是对学校大力培养厨师人才给予高度肯定,让中国美食走向国际,传承国粹的重任就交给现在的年轻人了。潜力无限的餐饮行业正在等待着你的加入。